同学群

2016-09-15

2011年初,有个同学在QQ上创立了一个大学同学群,这个QQ群为筹备庆祝大学毕业30周年的活动,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当今,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智能手机的价格一降再降,手机功能却越来越强。微信作为即时通讯的软件,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华人聚集地,用户爆发式的增长,大有赶超世界即时通讯软件一哥WhatsApp的趋势。微信的兴起,意外地抢了他大哥QQ的地盘。

微信虽然比QQ慢出现,它的普及率却比QQ还高。在微信里,有位女同学也创建了一个大学同学群。除了原在QQ大学群里的人外,QQ群外的同学也都参加了微信群。除了少数因病和其它原因,几乎每个大学同学都加入了大学微信群,入群同学超过了同届大学毕业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我们那一届的大学同学是恢复高考后考上的,比较特殊,年龄相差很大,小的才五十岁左右,大的已接近七十岁,毕业后,同学分散在世界各地,不少人去了欧美,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东南亚各国。生活在不同环境的国家里,所获取的信息不一样,视野也不同,因此,在群里面经常可以看到不同政见,不同观念的碰撞,但同学们都非常理性,辩论不骂街,不会为此闹僵。

今年中秋节时,懒惰的我,不想一个个同学去发贺词,于是将四个有微信联络的枫朗中学同学拉在一起,发了个“中秋快乐”的公共问候语。后来,其中有的同学邀请了其他的同学进来,其他的同学又邀请了其他的同学,很快就由五个人发展到四五十人,渐具规模,而且仍在扩展中。好在入群的都是一九七三年高中毕业的,因此,有同学就在枫朗中学群名的后面添加了高中73届,成为枫朗中学73届高中同学群。

一九七三年高中毕业至今已经超过四十三年,很多同学高中毕业后再也没有见过面,也没有任何消息,通过同学群,同学们终于可以通过互联网互相沟通,了解彼此情况。不入群不知道,入了群才晓得,原来同学中有不少成功人士,成为了千万富翁,可喜可贺;也有同学,人生坎坷,事业备受挫折,令人嗟叹;但是最为使人忧心的是,超过十分之一的同学升仙了。这些升仙的同学,毕业后都没有再见过面,印象中他们仍然是十六七的翩翩少年(我们高中二年,初中二年,加上小学六年,高中毕业也只受了十年的教育),当听到他们逝世的消息时,心中难免感到阵阵悲凉。

不管事业成功与否,时光都毫不留情地将大家青丝变白头了。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独生子女政策造成农村很多地方的学校关门了。同学们为了儿孙背井离乡,到了广州、深圳、珠江三角洲等地。当然也有不少人为了后代教育,在县城买了房子,从乡下老家搬进了县城新居。

为了方便联系,同学们觉得应该建立中学同学通讯录。在汇集同学通讯资料方面,同学们都做了很大的努力,尽力奉献自己所知,通过同学群互相知会,特别是在枫朗中学教书的、当老师的同学,积极地回母校查找我们一九七三年高中毕业学生资料。可惜,一九九零年家乡的那次洪水将枫朗中学一九九零年以前的档案全部冲走了。没有了学生档案,也就无法取得当时毕业同学的花名册,唯一的办法是靠同学们的回忆来重构。静下心,我努力地回忆当时班里的情况,并把所知同学的名字一一列出来,绞尽脑汁回想,也只能得到一半左右的同班同学名字。毕竟四十多年了,尘封太久,难以再现。要重建当年同学的花名册,只有靠大家群策群力,将每一个人所知的集中起来,加以整理。我将这个想法在同学群与大家商量,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同学们都尽力地回忆、搜索,把所知同学的情况,联络号码等资料发到群上。四班和我们的一班收集资料进展相对顺利一些,很快就基本重构了当年同学花名册,花名册里同学的资料准确性则有待进一步地校对。

在建立七三届高中毕业同学花名册和通讯录的过程中,不得不提的是我们的群主罗寿然同学,他在国庆期间,从惠州驱车赶回大埔,在梅州附近路上不幸被后面的车子追尾了,造成车子严重损坏,虽然他遇上了追尾事故,影响行程,他回到县城,还是积极地召集了附近的同学,共同商讨建立同学通讯录的事宜,并且为每个班,每片地方安排了具体的负责的人,使得通讯录的重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相信大多数同学高中毕业后很少联络,甚至再也没有见过面,转眼间,同学们都到了花甲之年,为了让大家在有生之年再次相会,重温昔日的同学情,罗寿然同学打算筹办枫朗中学73届高中同学聚会,他把这个想法与其他同学谈起,并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在筹集活动经费方面,同学们都踊跃参加,尽自己的能力支持,特别是事业有成的同学(如黄雪明,邓恩赐等)更是鼎力支持。

绝大多数同学都期望高中同学能早日再相会,但愿同学群能为此助一臂之力。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