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7星期日 小雨转晴
早上8点从海德堡出发前往德国科隆。科隆是德国第四大城市,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亦是德国内陆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莱茵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中心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纪科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会中心和艺术知识中心。科隆在二战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今天它以其文化和建筑遗产以及许多重要的国际性活动而闻名。

科隆大教堂,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它是科隆市毫无争议的标志性建筑物。157米高的钟楼使得它成为德国第二、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特式教堂。它从13世纪中起建,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艺术史专家认为它完美地结合了所有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和装饰元素,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其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的旅游车就停在科隆大教堂附近。通常星期天欧洲的商店是不开门的。好在现在已进入圣诞节期间。科隆大教堂周围的集市,全部开门做生意。卖小吃和工艺的商店特别多。导游介绍其中一家卖葡萄酒的小店,说这里卖的热葡萄酒一杯五元,不贵又好喝。多加一欧元就可以将印有科隆大教堂的酒杯带走当纪念品。我们也去排队,每人买了一杯热葡萄酒,并且将印有科隆大教堂的酒杯带回当纪念品。
在集市的小摊档买了一些食物,解决午餐后,我们排队进入了科隆大教堂的内部参观。雄伟的教堂,里面就一层,空间非常高大宽敞。在这样高大宽敞的空间里,人都显得渺小了。里面的玻璃窗也特别的高大,玻璃窗上面绘有各种各样的宗教人物和宗教故事。






在科隆游览和午餐,花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我们离开科隆前往荷兰,途中天气已经转晴,偶然可以看到太阳。从德国到荷兰的高速顺畅,德国与荷兰边界没有看见特别的标志。也许有,但是,对不懂德国和荷兰两国语言文字的人来说,看那些文字,如同瞎子看太阳和月亮是一样的,一塌糊涂。如果没有导游的提醒,相信车上的旅客都不知道汽车已经穿过边界进入荷兰境内。
荷兰,是主权国家荷兰王国下的主要构成国,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属圣马丁等四个主体,共同组成这个主权国家。 荷兰的领土可分为欧洲区与加勒比区两个部分。欧洲区领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并与英国为邻。荷兰很大部分地方低于海平面。坐落在地球的盛行西风带,一年四季盛吹西风。同时它濒临大西洋,又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国家,海陆风长年不息。这就给缺乏水力、动力资源的荷兰,提供了利用风力的优厚补偿。荷兰风车,最大的有好几层楼高,风翼长达20米。有的风车,由整块大柞木做成。十八世纪末,荷兰全国的风车约有一万二千架,每台拥有6000匹马力。这些风车用来碾谷物、粗盐、烟叶、榨油,压滚毛呢、毛毡、造纸,以及排除沼泽地的积水。正是这些风车不停地吸水、排水,保障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免受海潮的威胁。因此荷兰被誉为“风车之国”。

旅游车把我们载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飞机场附近的一个酒店,那时已经是晚上六、七点钟,我们就在附近的一家麦当劳解决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