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 — 欧洲游记之十

2016-11-28星期一 晴

阿姆斯特丹,华人有时也称其为荷京,是荷兰首都及最大城市,位于该国西部省份北荷兰省。根据2008年1月的统计数据,这座城市人口达747,290人;而该城市所处的兰斯台德都市圈,大约有670万人口,是欧洲第六大都市圈。

连日来的阴雨天,使我们的行程蒙上了一层阴冷沉闷的灰色情调。昨天下午,我们从德国来荷兰的路上,偶见太阳。今天早上,阿姆斯特丹更是碧空万里,湛蓝的天空,映衬的阿姆斯特丹特别的美丽,一扫往日的阴霾,感觉特别清爽。

今天,我们首先乘游艇游览阿姆斯特丹运河两岸风光。上了游艇,导游帮游艇公司发给每人一付耳机。游艇上每个座位旁边有个电子导游器,里面有几种讲解语言可选,荷兰语、华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英语和日语等,随君所好,自由选择。我们选择了华语,里面导游的普通话,语音清晰标准,解除了连日来英语导游带给我们半懂不懂的困扰,让游览增加了莫大的乐趣。

阿姆斯特丹运河两岸的房子,外表看上去除了古朴、充满文化气息外,并不高大上。但环境美,位置佳。运河两岸的房子,无论是买还是租,价钱都贵到只有贵族才买得起,租得起。不过,运河两岸靠岸边的地方停泊了不少小船,小船就是平民百姓的家。这些随水涨落漂荡的水上人家,通常是比较贫困的底层人民。

我们看到阿姆斯特丹运河两岸的屋子,楼顶上都伸出一个钩子。据说,那是用来搬家或搬大件的物品用的。大件的物品或者家具通过那个钩子,用滑轮吊到窗口,然后再从窗口搬进屋去。

阿姆斯特丹主要街道都有铁轨供公共汽车行驶。这些有轨电车的车厢长,载客量大,又有专用的轨道,相信公共交通受交通拥挤的影响比较小,运行顺畅。路上除了汽车很多外,还有大量的脚踏车。设有专用的脚踏车车道。脚踏车五花八门,各种各样,应有尽有。其中有一种,表面看不到任何刹车装置的脚踏车。据导游说,以前他也拥有一辆这样外表看上去没有刹车装置的脚车,这种脚踏车也有刹车功能,它的刹车机构在脚踏板上,只要脚踏板反踩就是刹车。不过许多人,在遇上紧急情况时,往往忘了反踩。故这种脚车造成的意外较多。

坐游艇游览运河两岸风光,大约一个钟头。上岸后,导游带我们去一家钻石公司,观看钻石制作表演。未加工的钻石原料,并不闪闪发光。原始材料经过切割、打磨后方能发光。钻石被切割、打磨的棱面越多反光效果越好。切割面通常有二十多至目前最高的128面。加工后的钻石,在光照射下,从各个棱面反射的光,让人感到闪闪发光,好像钻石自己会发光。其实它是将光线通过不同的棱面反射到不同方向的地方。让人在各个方向都看到反光,特别是戴在身上的钻石,随着人的走动,棱面反射的光不断地变化而闪闪发光。同样一个资质优良的聪明人,也如同未被加工的钻石,只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磨练,才能真正发挥出聪明才智,有益于社会,所谓不雕不成器也。

下午参观风车村,一个典型的荷兰小村落,点缀着风车与小木屋,很有民族特色。特别是木屋里面的木鞋制作表演更是难得。表演者给大家展示了手工制作木鞋的工具和方法,他说手工制作一双木鞋要花整天功夫。而他用机器(与配钥匙的原理一样)给大家表演制作木鞋,一双木鞋,不到五分钟就制作完成了。制作出来的木鞋与我们穿的鞋一模一样,刷上不同颜色,很好看。木鞋,看是好看,能用吗?木头不像塑料、皮革、布那么软,硬邦邦的,木鞋能穿吗?木屐简单,没有木鞋那样的花架子,但很实用。在农村时,我亦用鸭柞树(一种木质相对疏松,晒干后比较轻的树)亲自制作过木屐。木屐比一般的塑料拖鞋高,特别是下雨天穿木屐比穿拖鞋方便的多。

从制作木鞋的木屋出来,我们转入了另一间木屋。观看荷兰的乳酪制作表演。一位荷兰姑娘给大家展示了制作乳酪的工具和介绍了从牛奶到乳酪的制作过程。

接近黄昏时,导游带我们去参观二次世界大战纪念碑。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