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22
枫朗中学高中73届毕业44年同学聚会,作为海外同学代表的发言稿
亲爱的同学们:
想不到,相隔40多年后,我们还有机会相聚一堂,重逢于枫朗,石云中学。
首先,我要感谢为大家创造了这次聚会机会的临时筹委会的同学们,特别是这次聚会的发起人罗寿然同学。在他们的精心筹划下,各班负责人:罗小玲、连方群、罗晋源、罗启贤等同学认真负责,努力地把散落在海内外各地的同学寻找出来,建立同学通讯录。有了联络同学的通讯录,才有可能举行这样的盛会。当然,我也要感谢为盛会顺利举行而鼎力赞助的黄雪明同学和邓恩赐同学。感谢不辞劳苦参与盛会的全体同学。
四十五年前,命运之神把我们推到了一起,我们有缘相逢于枫朗中学,成为高中同学。那时正值文革的鼎盛时期,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环境下,名师不幸,我们有福。好像肖德潘老师、林宏老师、邹定希老师等著名的教师,被下放到枫朗中学,让我们有幸聆听他们的教诲。名教师认真负责,严谨治学的精神,使我们受益匪浅。感恩所有教过我们的老师们。
我们是特殊的一代,那年月,社会上广泛流传读书无用,不少人小小年纪就辍学去学裁缝、学泥水、学木工等手艺。即使上了中学,也是半工半读。上午上课,下午劳动。种菜、养猪、耕田,採松子、淘乌沙、捞石头、砌围墙。我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在劳动中挥霍了宝贵的青春时光。但两年同窗,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同学情就像母亲十月怀胎产下的婴儿一样珍贵。
高中毕业后,除了部分顶职、参军外,大部分同学便开始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祖辈生活。直到四人帮倒台,邓小平复出,结束了文革人斗人的政治运动,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农民才有了较多的自由,有机会外出打工、做生意,改善生活。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从经济频临崩溃的边沿,而成为座二望一的世界强国。
受尽磨难的我们这一代,如今都到了花甲之年,两鬓斑白。当年的黄花闺女,翩翩少年的美貌已不复存在,不少同学相见不相识,唯有浓浓的同学情忘不了。
十年文革未能忘,
高中读书咱同窗。
读书无用,不如学艺强。
种菜养猪耕田忙,
捞石子,筑围墙。
四十五年如一晃,
俊男美女鬂如霜。
相见不识,徒叹好夕阳。
容颜已改心不变,
同学情,岂能忘。
忘不了同窗之情,我们深切地怀念早上天堂的同学,珍惜今天重逢之缘分。喜看夕阳无限好,满目青山夕照明。愿同学们多多联络,共享欢乐。无忧无虑,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