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微信同学群,看到温大哥创作的七律诗和他的《崔颢七律·黄鹤楼的失律问题初探》的文章以及梁大哥有关诗词的论述,发表了自己对诗词的一些看法,作了如下回复 拜读两位大作,受益匪浅。 我觉得文章也好,诗词也好,有不同层次的受众。 律诗固然好,但不容易作。根据温大哥文章提到“盛唐七律共有二百三十三首”,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我根据下载在手机上的《诗词歌赋》,其中全唐诗900卷,就算每卷100首,全唐诗也有90000,律诗所占比例233/90000=0.0025, 也就是说百分之零点三都不到。 诗仙李白写了很多诗,更有不少是相当著名,影响深远的,但有影响的律诗却不多。 梁大哥论述的很好,颇为赞同。 百度有关诗歌起源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毛泽东早就讲过旧诗词的格律会束缚年轻人的思想。”,的确如此。如果完全严格按照格律作诗,必然会削足适履,以词害意。 康熙词谱收录了几万个词谱,很多都是类似的,差别不大。前人可以创作词谱,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呢?其实只要按照诗词里平仄,对偶原则,就可以作出新词。 唐诗宋词到了元代发展成为元曲,元曲比宋词更加自由,感觉也不错。例如下面的 殿前欢·懒云窝 懒云窝,醒时诗酒醉时歌。 瑶琴不理抛书卧,无梦南柯。 得清闲尽快活,日月似撺梭过,富贵比花开落。 青春去也,不乐如何? 懒云窝,醒时诗酒醉时歌。 瑶琴不理抛书卧,尽自磨陀。 想人生待则么?富贵比花开落,日月似撺梭过。 呵呵笑我,我笑呵呵。 懒云窝,客至待如何? 懒云窝里和衣卧,尽自婆娑。 想人生待则么?贵比我高些个,富比我松些个? 呵呵笑我,我笑呵呵。 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都有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押韵。 现在的很多好的歌词,读起来,就很有韵味。例如八十年代我们常唱的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 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 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 憧憬那美好的革命理想 啊 亲爱的人 那 携手前进 携手前进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充满阳光 并蒂的花儿竞相开放 比翼的鸟儿展翅飞翔 迎着那长征路上战斗的风云 为祖国贡献出青春和力量 啊 亲爱的人 那 携手前进 携手前进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充满阳光 至于哪些无意境,不押韵的白话诗就另当别论。
一点随想,冒昧也来聊聊。
所谓盛唐七律共有233首,自然是以某种指标作为门槛筛选出来的数据,标准不同,数据也会不同,不适于用作统计数据。
诗词可以说是古代文人墨客喝酒呷茶时助兴的一种文学游戏,就像棋牌一样,当然只有层次水平相近的人才玩得起来。严格的诗体格律,就是游戏的规则,规则越严,则难度越大,越有挑战性,游戏才越刺激。我想这就是其格律形成的缘由之一。
毛泽东对一切旧事物都有一扫而后快的豪气,他十分不屑于作为文人雅士高级娱乐的诗词,故希望年轻人不要受那些格律的束缚。但他本人却写出不少好诗词。所以还是上面说的层次问题,他的层次高,他就可以写严苛的格律词,“欲与天公试比高”;年轻人层次低,就希望他们不要受束缚,能写出不够工整的诗词好过写不出东西来。
毛的潜台词是:旧诗词的格律会束缚年轻人的思想,但是束缚不了我。(开个玩笑)
事实上,任何艺术形式都有严格的规则,并且随着人类艺术水平的逐步提高,规则标准也会水涨船高。高标准的规则,对于艺术的发展和提高能起反拔的作用。诗词的格律规则,是长期研磨的智慧结晶,有其合理性,只有合律的诗词,才能给人带来眼前一亮的惊喜和无以伦比的艺术享受。所以,严格的格律是有必要的。
至于削足适履,所幸中华文化中的“足”足够多,“履”也足够多,厉害的诗人,总能找到适合的足与履,归根到底还是艺术水准的高低问题。如果降低要求,鼓励年轻人脱离规则去写不规范的诗词,那才是真正的削足适履。
感谢老朋友的中肯点评。
的确对文学水平比较高的人来说,中华文化有足够的履可选,没有削足适履之虞虑。严格的格律只是难为普通人而已 。